【评析】,白朴曾作[双调]驻马听小令四首分别题为《吹》《弹》
【评析】 白朴曾作[双调]驻马听小令四首,分别题为《吹》《弹》《歌》《舞》,这首《吹》是第一首,也是其中想象最为奇特的一首。
首句劈空而来,写了玉管声高亢激越,仿佛能崩裂石头,穿透云层。足以让听者动容,闻者心惊,一下子被震憾住了。按着“玉管宜横清更洁”,又写了乐声的清淳雅正,不带半点杂质。这两句是从可听可闻的角度写玉管的演奏之声。
接下来的四句,则从可触可见的角度来写乐声。作者巧妙地用通感移情之法,不再正面描写乐声,而是用侧面烘托法,从听觉效果入手,且将箫笛名曲巧妙地融入词中。霜天沙漠,是说乐声苍凉辽远,让人仿佛置身于漠漠霜天,茫茫黄沙之间。就连鹧鸪听闻了这苍凉之声,也在风中摇摇欲坠。直吹得凤凰台上暮云积聚,流连其间,不忍离去。直吹得梅花纷纷凋落,上下翻飞,如黄昏的片片飞雪。作者还将传统的洞箫演奏名曲《鹧鸪飞》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《梅花三弄》不留痕迹地揉合于小令中,借曲名来作文章,一语双关。
最后一句“人静也,一声吹落江楼月”,从可感角度写乐声。“人静也”,一下子由动转为静,由激越苍凉转为悠扬宁静。“别有幽愁暗恨生,此时无声胜有声”,在蓄足了势之后,瞬间转入另一种状态,在强烈的反差中衬托出乐声摄人心魄的效果。只一声,便吹落了江楼月。这种行进过程中的突然停顿,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空间,余韵无穷。
此首小令最大的特色在于,不从正画描摹乐声,而是从侧面烘托,作者调动多种感觉器官,从听闻乐声的效果入手,有以一当十之功效。此种从效果入手的侧面烘托法,《陌上桑》中描写罗敷之美时也用过,如果正面不厌其烦地写此女如何美,会显得呆板费力。作者说:“行者见罗敷,下担捋髭须。少年见罗敷,脱帽著帩头。耕者忘其犁,锄者忘其锄。”与此曲鹧鸪斜、暮云遮、梅花落、江月沉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[仙吕]寄生草
饮
长醉后方何碍,不醒时有甚思。糟腌两个功名字,醅渰千古兴亡事,曲埋万丈虹霓志。不达时皆笑屈原非,但知音尽说陶潜是。
糟腌:用酒或糟腌制食物。
醅渰(pēi yān):用酒腌制。醅:指没过滤的酒。渰:同“腌”。
曲:此处指酒曲,是酿酒时用来发酵的东西。
屈原:楚国大诗人。坚持美政理想却不见容于楚怀王和佞臣,最后怀抱着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的信仰自投汩罗江而死。
陶潜:东晋著名的隐逸诗人。辞县令,淡泊名利,隐居南山。
【评析】 这首小令表面上借“饮”借“醉”,抒发了作者欲将功名事、兴亡事、凌云壮志一股脑抛开,以求内心平和的志趣。暗里却隐藏着兴亡之感,家国之痛,个人失路之悲。作者是在借酒排遣他心中的凄凉和愁闷。明人孙大雅为白朴《天籁集》作序云:“先生少有志大下,已而事乃大谬。顾其先为金世臣,既不欲高蹈远引以抗其节,又不欲使爵禄以干其身,于是屈己降志,玩世滑稽。”酒,正是他玩世的形式而已。
开篇直接叙写他愿“长醉”“不醒”,如醉如梦,无忧无虑,万事无挂碍,不思虑。这似乎是作者的大彻大悟之语,一副乐得逍遥的轻松样子。细究起来,当中有着隐痛与矛盾。人生毕竟醒时多,醉时少,醉中“无碍”醒时“碍”,梦中“无思”醒来“思”,一切都得去面对。
接下来三句,句句扣着“酒”与“饮”。作者用“糟腌”“醅渰”“曲埋”六个字,形成一个排比,音节浏亮,富于节奏,痛快淋漓地宣布他要将功名、兴亡、凌云壮志埋葬在痛饮中,酒曲里。人世间的一切牵挂、搅扰、名利统统都与自己无关,且饮酒,且长醉,且行乐。然而“举杯消愁愁更愁”,借酒浇心中之块垒,终是愁上加愁,这只是作者故作狂放的姿态而已,心里早已成灰,无限的苍凉与失落总是会伺机爬上心头,侵扰着他貌似平静,实则起狂澜的内心。
- 保洁员工作岗位职责[图]
- 「求职技巧」一直投简历但是没有offer怎么办?[图]
- 班主任助理是做什么的[图]
- 物流调度员是做什么的[图]
- 2个关键词,教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[图]
- 辣椒的营养价值[图]
- 鸡血藤对血管健康有好处[图]
- 紧急处置夏季突发急病[图]
- 治牙痛3法[图]
- 龙卷风[图]